中卫:“三进民企”做实营商环境政治监督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的决策部署,找准营商环境政治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监督方式,深入开展“清风进民企”“服务进民企”“监督进民企”“三进民企”活动,以强有力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夯实民营经济发展“硬支撑”,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开展“清风进民企”活动,为民营企业“清淤”。采取多种形式和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廉洁从业、廉洁经营,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风尚,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清淤”。一是强化廉洁警示教育。联合中卫工业园区党工委、市工信局等部门(单位)和县(区)纪委监委分领域、分行业有序组织全市规上企业、重点工业企业、建筑工程企业、商会入会企业等295家企业负责人,分批次到中卫市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接受廉洁警示教育,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民营企业家坚守法治思维,廉洁从业,打造“崇廉尚洁”的良好营商环境。二是厘清政商“亲”“清”界限。印制《助推企业发展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明白卡》,明确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政商交往中的10类政商活动、12类禁止行为,明确政商交往中的底线和红线,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制定标尺,让政商之“亲”“清”体现为政府与企业见得着、坐得下、听得进,促进政商关系在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轨道上良性发展。三是推动清廉企业建设。督促指导民营企业突出企业特色、行业特点,结合企业文化资源,将廉洁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每个细节,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整体工作水平,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清廉文化氛围。各主责部门(单位)分行业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洁教育活动,引导企业家管好自己、教育好家人、引导好员工,树立廉洁从业的品牌形象,为中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开展“服务进民企”活动,为民营企业“疏堵”。树牢服务意识,坚持纪检监察干部“走出去+请进来”服务模式,找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堵点、难点,及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帮助企业“排阻”。一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为及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市纪委监委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企业调研、召开推动“服务进民企”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推动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服务企业深入了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共收集到我市在惠企政策落实、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服务企业、为企业减负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建议30条,切实找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堵点、难点。二是督促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以政务环境和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聚焦职能部门行业监管核心职责,通过监督问责推动机关效能提升,持续破解影响企业发展、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的突出问题。制发《关于协调办理<推动“服务进民企”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征集到的意见建议>的通知》,督促市工信、商务、审批、金融等职能部门制定解决措施30项,限时加以整改和解决,目前已办结。三是畅通企业诉求通道。依托市纪委监委门户网站、“清风中卫”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设立反映营商环境问题直通渠道,发布监督电话,企业可直接向挂钩联系人或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采取不定期到民营企业走访、调研、座谈、问卷调查、联合检查等多种形式,强化营商环境的日常监督,并对在政商交往中反映突出的“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等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