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6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凯华深入海原县红羊乡和海兴开发区开展“四下基层”以及优化营商环境调研。
刘凯华一行实地调研了海原县红羊乡主题教育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并与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交流。 在红羊乡养殖专业合作社,刘凯华详细了解品种繁育、饲养管理、经济效益、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他强调,要把发展肉牛、肉羊产业作为红羊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乡村两级班子要充分引导群众参与到养殖产业发展中来,进一步夯实养殖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农民养殖收益,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刘凯华对市纪委监委机关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提出3点要求。一要善于学习。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并将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移风易俗、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村“两委”班子多谋基层治理好思路,多出产业发展金点子,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二要善谋实事。结合主题教育和“四下基层”要求,多走访农户,多查看实情,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及时了解发现问题,对于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小事”,要立即办、马上办,争取办一件成一件。对于事关村集体长远发展的“大事”,要锚定目标,拿出久久为功的恒心和毅力,一任接着一任干,接好驻村帮扶“接力棒”,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要珍惜机遇。委机关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到基层工作,是锻造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驻村工作也是干部成长的一段珍贵经历。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要主动作为,扑下身子,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大事小事全力抓,寻找思路破难题,善于在工作中总结规律、创新方法,努力提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为乡村振兴工作作出应有贡献,以实际行动树立纪检监察干部良好形象。同时,驻村工作队在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时向市纪委监委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是市纪委监委长期关注的重点工作。12月6日,刘凯华深入海兴开发区,对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进行调研。
在宁夏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原分公司,刘凯华来到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产品性能、市场行情等情况,听取储能电池舱技术攻关进展介绍,并查看了生产线和待出厂产品等。刘凯华强调,储能系统集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面向前沿领域,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科研成果的产品,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储能龙头企业。 海兴开发区要精准有效服务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服务,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海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刘凯华详细了解了肉牛屠宰、肉牛产品深加工各环节流程,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刘凯华强调,肉牛产业是自治区“六特”产业之一,是支撑海原县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也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企业要找准方向、精准定位,突出“特”,依托海原县肉牛产业独特资源禀赋,着力构建“六盘山区域公用品牌+海原县特色产品品牌”发展格局,用足用好“六盘山·海原牛肉”荣膺“中亚五国峰会”牛肉专供品牌和京西宾馆国宴指定用肉这一金字招牌,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力度,持续做好“牛”文章。要紧盯“产”,进一步完善肉牛产业链后续项目规划,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肉牛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刘凯华一行还参观了海兴开发区展示厅,调研了海原县闽宁科技园建设运行和中车风电整机装备制造基地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