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 不忘初心
有一种文化,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来,带着历史的芬芳。有一种精神,如旖旎的春风,自血脉之初浩荡漂浮,延绵至今;它是儒家文化的诗礼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忠厚传家久”、“孔融让梨”的故事;它是代代传颂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它就是家风。
悠悠华夏五千年,家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孟母三迁,良好的学习环境造就了一代鸿儒;岳飞刺字,母亲的谆谆教诲成就了民族英雄;曾国藩家书,前辈的真知灼见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数风流人物,并非生而超乎寻常、惊世卓绝,而是在家风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塑造出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格,在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流传千古。
作家贾平凹在女儿的婚礼上这样说到:“作为父母,我们要向两个孩子说三句话,第一句,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第三句,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你们的家庭。”感动唏嘘的同时,我们不免对这样一位父亲肃然起敬,关爱但不溺爱,宽容但不纵容,睿智的父亲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女儿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想,这就是家风的力量,如清风朗月,润泽人心。
我也常常心怀感激,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垂髫孩童到长大成人,我的成长也始终沐浴在家人的目光中,父母的期盼里。他们是天底下最平凡的父母,却是我最重要的人生导师。父亲告诉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母亲教育我,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他们教会我用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困境,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如今,我已走上我热爱的工作岗位,越发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记得刚上班那会儿,因为是业务新手,工作中难免遇困受阻,心里的疙瘩就没断过。后来,一通例行常规的通话不小心说漏了嘴,父亲得知情况后,在外多年打电话从未超过10句的父女俩,那天竟聊了两个小时之久,直到耳根发烫,右手僵直,眼圈哭肿。父亲说:孩子,趁年轻,可不得多出力嘛,吃亏是福;父亲说:我娃总得有长大的一天,出门在外哪有万事顺心,多用心学习才能少走弯路;父亲说:父母不在身边儿你才更应该活的像只小牛犊儿,教你成长的你就叫人家一声师傅!是的,一字一句都是父亲的爱,一撇一捺都是父亲的箴言。我想,这也是家风的力量,如沉稳泰山,令人心安。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新时代,新使命。培育清廉家风,我们做最美家庭的引领者,践行清廉家风,我们做最美家庭的守护者,传承清廉家风,我们做最美家庭的建设者。风正民心顺,家和万事兴。让我们继续做好清廉家风的传递者,立自强不息,养浩然正气,为小家之传承,为大国之兴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